一、基金的獲利來源
一般人選擇基金投資最大目的就是為了要賺錢,我們先從基金可以獲利的方式開始了解,你就能輕鬆掌握所賺到的錢是從哪裡來。
投資獲利方程式=贖回金額-投入金額-相關費用=投資獲利,因此了解當中贖回金額的細節,就知道投資的基金是賺錢還是賠錢了。
A: 理論上,基金是透過「3個主要方式」來幫我們賺錢
■ 資本利得(更簡單說就是價差)
一般的投資通常就是逢低買入、逢高賣出,以尋求最大的獲利。基金資產投資於上市或上櫃公司的股票或其他有價證券,其中買賣價差所產生的利得,即為資本利得。更簡單來說,就是賣出價格減去買入價格。
■ 配息收入
1. 股票股利/現金股利
基金投資於上市或上櫃公司,根據每年的營運狀況所配發的股票股利或現金股利。
2. 利息收入
當基金資產投資於債券時通常會有票面利息,投資人可以定時收到固定的利息收入,或是基金以貨幣作為投資工具時,所得到的利息收入。
■ 匯差
基金有的採新台幣計價,有的採美元等外幣進行計價,因此每日基金淨值除了反映資本利得與利息收入外,也包含當日匯率換算的價差。也就是說,匯率可能會吞噬到獲利(匯兌損失),也有可能使獲利增加(匯兌收益)。
例:購買某檔境外基金「A基金」,以美元計價,購買當下美元兌新台幣的匯率為1:30,之後美元升值使美元兌新台幣的匯率為1:32,因此基金淨值換算成新台幣後,會包含(32-30)/30=6.7%的匯兌收益。
★ 透過投資基金,有哪些獲利來源?
基金投資的獲利來源
匯差
配息收入
價差
A: 從上面案例我們可以得知基金的獲利來自利差、匯差和利息收入,來到基金投資實務上,最常面對的問題變成究竟這檔基金不配息與配息會產生哪些影響,透過案例來幫大家徹底釐清。
■ 沒有配息的基金(又稱累積型)
某投資人手上有10,000元新台幣想投資一檔A基金,這檔基金屬於累積型且以美元計價,申購淨值為15元(美元兌新台幣為1:32),等到某天投資人想獲利了結,贖回日淨值為17元(美元兌新台幣為1:30),請問這次投資他賺錢還是賠錢了,整體損益是多少?
(1) 僅僅單純考慮到價差損益(17-15)/15=13.3%
(2) 但實際上投資的是外幣計價的基金,除了價差之外還要考慮到匯率升貶值兌基金報酬的影響
⦁ 價差損益(17-15)/15=13.3%
⦁ 匯兌損益(30-32)/32=-6.3%
⦁ 總報酬=價差損益+匯兌損益=13.3%-6.3%=7.0%
價差 匯差 總報酬=價差+匯差
申購淨值 15 32
贖回淨值 17 30
報酬率 (17-15)/15=13.3% (30-32)/32=-6.3% 7.0%
在不考慮匯差、僅考慮價差下,所得到的報酬率為13.3%,但上述案例以台幣升值為例,將基金贖回時需將美金再換回台幣時,而台幣升值導致能換回的台幣變少,導致整體報酬率下降至7%,來回相差高達6%,如果投資人沒有留意匯率變化對本身所投資基金的影響,可能會高估或低估實際的投資績效。
■ 有配息的基金
假設某一檔全球高收益基金採用月配息且以美元計價,申購淨值為3.25元,一年後淨值上升至4元,每月固定配息0.03美元,此時這位投資人想在這時候獲利了結。若以10,000元新台幣投資這檔月配息基金在每次配息收入有多少錢?一年後的投資總報酬率是多少?(申購時美金兌新台幣的匯率為1:32,贖回時匯率變成1:30,投資期間假設匯率固定在31)
(1) 僅僅單純考慮到價差損益(4-3.25)/ 3.25=23.1%
(2) 但實際上投資的是外幣計價的基金,且是一檔美元計價且有配息的基金,產生的匯率因素和利息收入也需一併考慮
這筆投資申購的單位數為10,000/(32*3.25)=96.15(個單位)
⦁ 價差損益:(4-3.25)/ 3.25=23.1%
⦁ 匯兌損益(30-32)/32=-6.3%
⦁ 利息收入:96.15(申購的單位數)*0.03(每單位的配息)*31(轉成新台幣)=89.42元,這是每月可拿回的配息收入,也是相當重要的收入來源因此必須計入投資總報酬,一年後累計共89.42*12=1,073.04元,配息收入的報酬率為1,073.04/ 10,000=10.7%
⦁ 總報酬=價差損益+匯兌損益+利息收入=23.1%-6.3%+10.7%=27.5%
價差 匯差 配息收入 總報酬=
價差+匯差+配息收入
申購淨值 3.25 32
贖回淨值 4 30
報酬率 (4-3.25)/3.25=23.1% (30-32)/32=-6.3% 10.7% 27.5%
透過上表可以很清楚看到,配息型基金與累積型基金收入來源最大的差異在於,配息型基金的收益來源增加了利息收入的項目,如果發現你身旁的好友明明在同時間投資同一檔月配息基金,誇耀自己獲利高達近30%,反觀我只有23%,這當中的落差或許是你沒將匯率和配息收入一併考慮進去,反而低估了這次投資報酬率。
★配息基金與不配息基金收入來源的比較
配息 不配息
利差
匯差
配息收入
二、怎麼判斷未來價格的方向
A: 我們認為影響基金價格走勢一共有5大關鍵
■ 用經濟指標摸索未來的景氣狀況
⦁ GDP成長率
國內生產毛額(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代表一國境內全部經濟活動指標,是用來計算國內經濟體商品與勞務的總產值,再與不同時間比較就可以得知成長力道是持續上升還是下降。
GDP成長率上升:投資人對景氣前景感到樂觀,使股市和基金價格上漲
GDP成長率下降:投資人對景氣感到保守甚至悲觀,使股市和基金價格下跌
⦁ PMI
PMI全名為採購經理人指數,可以根據不同產業別分成製造業、服務業以及綜合PMI,其中以製造業PMI最被廣泛使用,當作衡量製造業的體檢表,也是領先指標中一項重要數據,用來衡量製造業在生產、新訂單存貨、新出口訂單和進口等狀況,以50作為景氣好壞的分水嶺。
PMI>=50:代表在景氣擴張階段,股市和基金上漲的機率較高
PMI<50 :代表在景氣轉趨疲弱或者衰退,股市和基金下跌的機率較高
⦁ 勞動市場數據,包括非農數據與失業率:
(1)非農數據:美國聯準會公布非農就業數據,可以從非農就業人數較去年增加,讓市場預期就業情況好轉,經濟有成長的可能,樂觀的預期引導股市上漲。反觀如果數據不如預期,市場對未來景氣產生質疑導致民間消費的減少,企業獲利可能下滑,投資人的悲觀情緒引導股市下跌。
(2)失業率:代表就業市場情況及景氣好壞,失業率下降代表就業市場和景氣好轉,股市有可能上升,反之失業率上升可能導致股市下降。
⦁ 新屋開工、營建許可
新屋開工與營建許可為房市以及當地經濟的領先指標,一般消費者在購買房屋時,通常也代表其看好未來經濟前景。
⦁ 10年期與3個月美國公債殖利率的利差
長期公債殖利率常被拿來檢視該國景氣發展狀況,短期則常被拿來預測該國利率決策,兩者利差可代表著景氣循環的四個階段
①經濟成長階段
動能強勁、通膨溫和成長,短利受央行升息影響較大,利差持續縮小
② 經濟過熱階段
經濟成長過熱、通膨成長快速,迫使央行加快升息腳步促使短期利率超越長利,利差轉成負值
③ 經濟衰退階段
通膨減弱,高利率而引發違約風險,整體經濟轉弱,央行藉由降息刺激經濟成長,短期利率快速下降,利差開始擴大
④ 經濟復甦階段
央行持續採取寬鬆貨幣政策,債券殖利率曲線陡峭,長短期利率穩定,利差穩定
■ 「政府的財政政策」是擴張,還是緊縮
第一次石油危機造成高通膨的情況造成經濟成長停滯,台灣政府藉由十大建設讓政府支出大幅增加,促使經濟成長,讓企業獲利增加,提振股市上漲機率。而當政府認為景氣過熱,或許會透過加稅等緊縮性的財政政策讓景氣降溫,引導民間企業消費下降而企業獲利減少,造成股市下跌及基金價格的下跌。
■ 「央行的貨幣政策」是擴張,還是緊縮
面對金融海嘯的危機下,迫使美國聯準會實施量化寬鬆政策,使市場預期貨幣供給增加,讓投資人或企業融資感覺融資成本下降,從本來的保守應變轉向積極投資,促使資金進入金融市場進而推升股市上漲。反觀投資人認為央行將透過升息方式阻止景氣及通膨過熱,甚至提前預防資產價格的泡沫,升息預期的負面情緒傳導到金融市場而造成股市的下跌。
■ 「國家的貿易政策」是全球化,還是只顧自己
WTO(世界貿易組織)的存在讓全球商品關稅調降,貿易自由化的環境讓國與國之間貿易門檻大幅下降,企業除了經營本國業務外,更可以把業務拓及到海外市場,增加企業獲利的預期,使股市及基金價格上漲。全球化的相反就是保護主義,例如美國從川普當選總統後大範圍挑起貿易糾紛,中美兩大國相互調高對方產品關稅,讓投資人預期企業獲利縮減而使股市下跌。
■ 「貨幣升貶值」看資金是流入,還是流出
簡單以台幣為例,強勢台幣背後的經濟意涵是市場對於台幣的需求上升,外資想投資台灣資本市場,必須將手上的外幣轉換成台幣,導致市場上對於台幣的需求上升而推升台幣升值,下一步可能進行股票市場的布局,因此透過匯率升貶值來留意全球資金的方向。
■ 「國際外交與國內政治」看出對國家未來發展的期待
政治事件是最耐人尋味,也最容易被市場過度預期的因素。以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為例,當時最被看好的候選人是希拉蕊,但最終卻是地產大亨川普贏得該次選舉,由於川普並非市場當初看好的當選人而導致資本市場極度恐慌,但市場衡量川普的選舉政見後卻發現並不需過度驚慌,短時間內出現大幅度的反彈,金融市場透過政治事件來摸索未來國家政策的方向。
★影響未來價格因素大PK
景氣狀況 財政政策 貨幣政策 貿易狀況 匯率狀況 政治狀況
價格上漲
機率高 經濟
擴張 擴張性
支出 貨幣
寬鬆 貿易
順差 貨幣
升值 符合
市場期待
價格下跌機率高 經濟
衰退 撙節支出 貨幣
緊縮 貿易
逆差 貨幣
貶值 不符合市場期待;
超乎市場預期
三、什麼狀況下,股匯債、原物料、不動產價格的上漲機率高?
A: 我們認為一定會有讓所有資產價格上漲的因素,但五大資產之間仍有不同的特徵及屬於該類資產的關鍵,下面透過五大資產的分門別類來看看影響的因素有哪些?
■ 股票
⦁ 景氣狀況
GDP成長率提高、PMI超過50…等,市場預期企業獲利可提高。
⦁ 財政政策
擴張性的財政支出,如:減稅、基礎建設支出、國防預算提升…等,市場預期企業可以獲得政府的支出增加獲利。
⦁ 貨幣政策
央行透過降息手段讓市場預期貨幣供給增加、借款成本下降,股票價格有機會上漲。
⦁ 貿易政策與狀況
貿易順差的增加,企業海外獲利增加,可望匯入國內,並購買國內股票使該國股市大漲。
⦁ 貨幣升貶
匯率代表資金的方向,例如台幣升值代表資金流入台灣資本市場,引導台股上漲
⦁ 其他
突破性的產品應用,使企業獲利大增,促使股票上漲。
■ 債券
⦁ 景氣狀況
通膨率低迷時,央行會藉由調降利率來刺激通膨,債券價格因利率降低而上漲;但如果以高收益市場為例,景氣表現很好,投資人信任該國信用或企業獲利能力,進而吸引投資債券而推升債券價格,景氣狀況轉佳反而有利於高收益債的表現。
⦁ 財政政策
若一國財政出現嚴重赤字導致評等被調降,會讓投資人拋售債券使債券價格下跌;反觀一國政府若財政控管得宜,使其公債獲得較好的信評,因而讓投資人願意投資其公債而推升債券價格。
⦁ 貨幣政策
市場預期央行將調降利率,推升債券價格上漲。
⦁ 貿易政策與狀況
貿易出現順差,使國家經常帳出現順差,讓投資人相信其政府公債,促使債券價格上漲。
⦁ 貨幣升貶
貨幣升值代表資金的流入,投資人相信其國家信用,進而購買其債券,使債券價格上升。
⦁ 其他
當股市表現不佳,資金流入債市避險,債券需求增加將推升價格上揚;當債券投資風險降低,例如債信等級獲得調升,債券利差將會縮小,推升債券價格上揚。
■ 匯率
⦁ 景氣狀況
GDP成長率提高,提高投資該國意願提高,促使該國匯率上升。
⦁ 財政政策
政府有較少的赤字,使投資願意將資金流入這個國家的貨幣市場,使匯率上升。
⦁ 貨幣政策
貨幣型基金主要是投資1年期以內的短期債券,利率敏感性較低,市場利率上升時能降低利率風險,在升息的環境下,貨幣型基金可以買進殖利率更高的短期債券,對貨幣市場基金而言升息應偏向利多。
⦁ 貿易政策與狀況
貿易順差的增加,企業海外獲利增加,可望匯入國內推升匯率走升。
⦁ 貨幣升貶
貨幣升值期間,若所投資的幣別相對於台幣升值,手上有外幣資產的投資人除享有利息收益外,還有一筆匯兌上的收益。
⦁ 其他
股市動盪劇烈時,市場資金通常會流入貨幣型基金避險。
■ 原物料
⦁ 景氣狀況
PMI超過50,意味著該國景氣仍在擴張階段,使投資人認為企繼續投資的可能性高,進而推升基礎原物料價格。
⦁ 財政政策
若原物料出口國出現財政危機,會使該國停產,因而導致原物料價格提升。
⦁ 貨幣政策
利率降低使市場預期貨幣供給變多,而貨幣相對價值降低,導致原物料價格上漲
⦁ 貿易政策與狀況
若某國大量進口石油等原物料,則原物料價格有機會上漲。
⦁ 貨幣升貶
全球原物料幾乎是以美元計價,所以美元貶值會使原物料上漲。
⦁ 其他
原物料出產國供應吃緊時,會使原物料供給不足而使原物料價格上漲,或者天災使產量降低。
■ 不動產
⦁ 景氣狀況
新屋開工的成長代表買房的意願提高,讓房地產有機會上漲。
⦁ 財政政策
貸款成數調升,讓買房者自備款可以不用這麼多,促使買房的意願上升,導致不動產價格有機會上漲。
⦁ 貨幣政策
央行調降利率,讓利息成本降低,使買房意願提高,促使房地產上漲。
⦁ 貿易政策與狀況
貿易順差的增加,企業海外獲利增加,可望匯入國內,購買本國房地產,使房地產上漲,例如:台商鮭魚返鄉,資金大量流入房地產。
⦁ 貨幣升貶
匯率上升,代表資金的移轉到該國,資金持有者有可能購買此地房地產,因而導致房地產上漲。
⦁ 其他
捷運動工讓投資人預期交通會更便利,讓此地區買房需求上升使房地產上漲。
★五大資產影響因素大PK,哪些狀況容易上漲?
景氣 財政政策 貨幣政策 貿易狀況 匯率
股票 擴張 擴張性
支出 降息
寬鬆貨幣 貿易
順差 升值
債券 擴張 政府財政控管得宜而獲得好的信評 降息
寬鬆貨幣 貿易
順差 升值
匯率 擴張 政府財政控管得宜,使投資人願意投資 升息
市場預期能夠獲得較高報酬 貿易
順差 升值
原物料 擴張 原物料產地國家出現財政危機而停產 降息
寬鬆貨幣 某國大量採購 美元貶值
不動產 擴張 政府鬆綁打房政策 降息
寬鬆貨幣 貿易
順差 升值
四、同類型基金如何做比較
A: 下面有常見的量化指標,可以協助基金投資人降低挑選基金的困難
■ 報酬率
報酬率就是衡量一段時間,基金上漲或下跌的幅度,但基金經理人過去的操盤績效不代表未來,過去贏家不一定是未來贏家,報酬率僅單純提供給投資人一個參考的方向,可以參考該檔基金過去1季和1年的績效表現。
■ 標準差
衡量報酬率的波動程度,了解可能的上漲或下跌幅度,波動度高代表報酬的不確定性愈大,可能是向上的報酬但也可能是向下報酬,基金的標準差會因基金經理人的投資策略及投資標的而異,一般來說新興市場普股票型基金會大於成熟市場,而小型股基金會高於大型股。
■ 夏普值
該指標能同時衡量報酬與風險,代表投資人每承擔多一分風險,預期可以拿到幾分報酬;當夏普值為正,代表基金報酬率高過波動風險,夏普值越高代表經理人越有能力在創造報酬的同時也能做好風險的控管,若同時能兼顧報酬與風險,更能凸顯經理人在挑選標的的功力。
■ 貝他值
一段特定時間,資產報酬受到系統風險影響的大小,也是一檔基金相對於大盤波動的敏感性,當Beta值大於1,表示該基金的收益變化較大盤更活潑,表現相對更積極;反觀當Beta值小於1,顯示該基金投資策略可能較為保守,市場下跌時該檔基金可能相對抗跌,但如果整體市場在多頭環境,上漲過程中可能會弱於市場平均表現。
★常見的基金量化指標大PK
報酬率 標準差 夏普值 貝他值
指標意義 僅提供給投資人一個參考的方向,可參考過去1季和1年績效表現 衡量報酬率的波動程度,了解可能的上漲或下跌幅度 夏普值越高,代表經理人創造報酬的同時也能做好風險的控管 衡量基金相對於大盤波動的敏感性
五、投資成本與管道分析
A:在選購基金時,除了基金本身價格上漲可以帶來利益,降低基金投資成本也是獲利來源之一
基金投資成本可以分為兩大類,第一類為投資人交易時須自行額外負擔的成本,為一次性費用,第二類則為隱含的費用,為持續性費用。
■ 第一類,投資人交易時須自行額外負擔的成本
通常包含申購手續費、轉換手續費及贖回費用(包含遞延手續費、信託管理費、短線交易費用),投資人在基金銷售資訊中都會清楚看到這些費用的數字。
⦁ 申購手續費
是買賣基金時支付給銷售機構的費用,也一定是投資人最熟悉的成本。而這個費用不是從投資資金中所扣,是要由投資者自己所準備。大部分通路對於手續費會有打折優惠。
★主要基金類型的申購手續費率
基金類型 手續費率
境外 股票型、平衡型基金 2.5%-3%
債券型基金 1.5%-2%
境內 股票型、平衡型基金 1%-3%
債券型基金 0.5%-1.5%
⦁ 轉換手續費
這項成本只有在轉換基金時才需要收取。
⦁ 遞延手續費
投資後收型基金,如持有期間依基金公開說明書規定應收取遞延申購手續費者,將由基金公司自贖回款項中扣收。
⦁ 信託管理費
若透過銀行買基金,等到贖回時就需要再支付信託管理費。
⦁ 短線交易費
持有基金的時間過短會被收取的費用。基金公司為了避免投資人將基金當成短線投機工具的懲罰性費用。
■ 第二類,隱含的費用,這部分的成本會直接反映在基金淨值上
由基金持有人共同分擔,包含基金經理費、銀行保管費及分銷費,投資人可於公開說明書或投資人須知中,查詢到相關資訊。
⦁ 基金經理費
由於基金是投資人委托基金公司代為管理操作資金,因此基金公司會向投資人收取一筆管理和操作的費用,影響經理費的高低因素包含基金操做難易度及研究成本高低。此費用是每天由淨值內扣除,投資人不需另外支付,因此很容易被忽略。
⦁ 銀行保管費
為支付基金資產保管機構的費用。此費用也是從基金資產中自動扣除,投資人不需另外支付。
⦁ 分銷費
常見於後收型基金中,是基金業者的銷售費用,投資人在申購後收型基金時不用付手續費,是因為基金業者先幫投資人墊付了,再逐年收取分銷費用,直到綁約期滿之後才免收。
★一定要弄懂的基金兩類成本
需額外負擔的費用 隱含的費用
申購手續費、轉換手續費及贖回費用 基金經理費、銀行保管費及分銷費
投資人在基金銷售資訊中都會清楚看到這些費用的數字。 成本直接反映在基金淨值上,再由基金持有人共同分擔,投資人可於公開說明書或投資人須知中,查詢到相關資訊。
A:以下為六種常見的基金銷售管道介紹,投資人可以藉由各個管道的購買成本、方便性…等來做為個人選購管道評估指標。
■ 銀行(據點多,包含本土銀行、外商銀行、郵局)
銀行是目前台灣投資人最為廣泛應用的金融通路,據點多,比較容易抵達。有專員服務,開戶可以一次完成。由於銀行在基金業務上的競爭日趨激烈,現在銀行在銷售基金時也會提供一定的手續費優惠以吸引大眾購買,而通常本土銀行優惠會比外商銀行還要有彈性。
不過銀行除了手續費之外,還有額外的費用收取,如信託保管費,投資人在進行成本計算時,宜將此考量進去。此外,各家銀行的販賣種類不一,如果投資人想選擇不同的投資標的,則須跑多家銀行進行申購。
⦁ 適合誰?
一次想買齊不同公司所發行基金的投資人。
■ 投信(提供專業建議)
投資人也可以直接向投信公司申購基金,基金公司會提供專業的建議和服務,相較其他方式能得到較多的諮詢服務,得到基金公司不定期提供的市場研究報告,掌握目前的投資趨勢,但是只能購買該基金公司旗下的基金。
⦁ 適合誰?
已經鎖定特定公司發行基金的投資人
■ 投顧(分為國外基金公司、境外基金公司總代理)
台灣的投顧公司有兩種,一種是專門分析台股,一種是做基金的投顧;而從事基金買賣的投顧又有兩類,第一種國外基金公司直接來台設立的據點,第二種是做境外基金的總代理。
投顧公司為金融機構衍生出來的專業機構,通常包括基金管理專家、專業投資公司和金融機構。接受基金管理公司的聘請,為其提供市場分析和業務諮詢,協助其進行投資決策,可以經營全權投資委託業務,全權受理並經營客戶的有價證券。
⦁ 適合誰?
已經鎖定特定公司發行基金的投資人
■ 證券公司(營業員兼做居多)
證券公司就是台灣人俗稱的「號子」,近年來證券公司為了生存,也積極拓展基金業務,營業員除了要顧證券交易戶,還要找基金客戶,因此很多營業員對基金專業度較沒有銀行高。股票投資人可以透過證券商平台買基金,買股票和買基金同在一個戶頭進出即可。
⦁ 適合誰?
已經在證券商開戶的人
■ 線上基金平台(價格具優勢,但據點少)
線上作業方便,不需親自跑一趟銀行,且24小時營業,節省時間,選擇多樣,包含國內與國外的基金公司商品都可以選擇,線上交易基金平台提供給客戶的手續費折扣通常較多,且無信託保管費,有價格上的優勢。
很多人會對線上交易平台抱持疑慮,擔心如果平台倒閉,投資人會不知從哪個管道贖回基金,但其實當投資人在線上交易平台完成開戶,同時也在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擁有一個專屬帳戶,若平台倒閉,投資人可以透過這個專屬帳戶贖回基金,因此不用過度擔心。
⦁ 適合誰?
偏好上網操作及使用智慧型手機的投資人
■ 投資型保單
「投資型保單」是結合「保險」與「投資」雙重功能的保險商品,保戶所繳交的保費除了一部分用來支應保險成本與保單相關費用外,其餘的保費則會依照保戶事先約定的投資方式與投資比重進行投資,由保戶完全享有投資成果及負擔投資風險。
⦁ 適合誰?
預算不多、基金經常轉換、理財目標明確者、有壽險需求、長期資金規劃、四十歲以下的年輕人
我們認為各個管道自有優缺點,但沒有絕對好壞,建議大家可以針對本身需求及各個銷售管道優勢,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投資管道以降低成本,創造最大利益!
★基金管道大PK
基金檔數 購買成本 交易方便性 服務 適合誰?
銀行 最多 高 據點多
易抵達 理專提供基金購買建議 一次想買齊不同公司所發行基金的投資人
投信 少 低 據點少 基金檔數少,專員較為專業 已經鎖定特定公司發行基金的投資人
投顧 少 低 據點少 基金檔數少,專員較為專業 已經鎖定特定公司發行基金的投資人
證券公司 最少 中低 據點少 營業員與理專專業度不同 在證券商開戶或有投資型保單的人
線上基金平台 次多 最低 24小時運作 線上操作,但沒有理專服務 偏好上網操作及使用智慧型手機的投資人
投資型保單 少 前置成本高 兼具保險與投資基金功能 預算不多、基金經常轉換、理財目標明確者、有壽險需求、長期資金規劃、四十歲以下的年輕人